毕业生自我保护体现在三方面:
1、毕业生应了解目前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熟悉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毕业生权益自我保护的前提。如果在就业过程因为所谓的公司规定或部门规定与国家政策法规有抵触,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则可以依据法规办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毕业生应自觉遵循有关就业规范,接受其制约,保证自己的就业行为不违反就业规范,不侵犯其他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毕业生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口关系和档案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员处理。
(1)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
(2)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3)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无理要求被用人单位退回的;
(4)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3、在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过程当中,毕业生也应对自身权益进行自我保护。
如:按照国家规定毕业生在报到后应享有正常的福利待遇如养老金、公积金等;对某些工作岗位的特殊体质要求,用人单位应在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签订协议时就明确,否则不得以单位体检不合格为由(比如仅仅是肝功能表面抗原阳性等)将员工退回学校;另外正常的人才流动也应根据国家和当地的有关人才流动规定,不应受到限制;报到后毕业生发生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则按单位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处理,不能退回学校,毕业生应对自己的权利有正确认识。
毕业生应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侵犯自身就业权益的行为,毕业生有权向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进行申诉并听取他们的处理意见,同时也可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